來源: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02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 第四批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 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 同時也是江蘇省唯一上榜的遺址公園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 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 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 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作為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展廳的設計施工單位,金螳螂文化衷心祝賀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邀您一同步入“行走在遺址間”展廳,探秘江南6000年。 這里有最完整的文化序列 中華第一玉琮 最早發現有人工灌溉系統的古水稻田 最早的葛紡織品實物…… 2013年,草鞋山遺址被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被譽為“江南史前文化標尺” “世界稻作文化的原鄉” 草鞋山遺址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南岸,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園區唯一一處國保單位,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在同一地址上呈現新石器時代全部文化遺存的遺址。 草鞋山遺址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遺址面積達40.2萬平方米,首期建成的遺址公園核心展示區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集合了“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考古現場展示、古水稻田場景復原、科技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間。 6500年前,這里的先民依水而生,創造了史前文明的燦爛風光。 如今,在園內一棟屋頂蓋滿“稻草”、外墻被設計成考古文化層的不規則建筑里,“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作為常設展覽,展示著草鞋山遺址的歷次考古成果。 步入展廳,“掀開地表”的藝術場景映入眼簾。草鞋山先民栽種水稻的畫面生動復原,葛紋理組成的屏幕上動態投影著解說動畫,地表之下則是遺址坑模型。 金螳螂文化項目團隊在展廳設計中處處呼應著“行走在遺址間”主題,彰顯出濃郁的草鞋山文化特色,以期觀眾了解草鞋山人在文明進程中實現的創造性進化。 展廳內,三個展柜依次展示了草鞋山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外方內圓,上下通透,表面有紋飾,通過全息投影方式呈現的“中華第一玉琮”,它的出土打破了人們對玉琮年代的原有普遍認知。 “中華第一玉琮” 全息投影呈現 俯仰之間,回望千年。金螳螂文化設計團隊在展廳正中間設置了草鞋山遺址文化層的模擬裝置,寓意“江南史前文化標尺”。 文化層堆積厚達11米,共10個層級,分屬不同的文化時期,從下往上依次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連續疊壓,被稱為江南史前文化“三疊層”。 8塊通透的扇形玻璃圍合成圓,透過玻璃,可以觀察考古發掘的復原場景。 尋味遠古的稻米花香,探究燦爛手工業。展廳內進行了水稻藝術化展示,窗外習習微風吹動著真實復原的古水稻。 展廳還打造了考古知識、草鞋山文化的知識普及空間,將草鞋山文化遺存的展覽內容與草鞋山遺址的考古發掘進行串聯。 通過田野考古的知識科普、考古親歷者的口述,以及考古現場的互動體驗,讓觀眾從多個視角深入探尋,對草鞋山遺址具有更全面、更專業的認識,展陳形式生動有趣。 自2022年6月開園以來,草鞋山遺址公園全新打造草鞋山文化大講堂、沉浸式考古研學、征文繪畫大賽、豐收嘉年華、文物會說話等品牌宣傳活動,累計入園觀眾超1.2萬人次,吸引線上線下超100萬人次參與,逐步成為探源江南文明的首選地,展示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金螳螂文化傳承蘇州基因,集結精銳力量匠心打造“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愿以多年來對于文博展館的潛心探索、對于設計施工的專業深耕,助力傳播江南文化,做文化與藝術的傳播者。
GOLD MANTIS ? COPYRIGHT 2016 版權歸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蘇ICP備16041915號-1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1459號
網絡建設:博采網絡